浓重,迎合社会平民大众的喜好为主,多数产品特征与周边窑场大抵重叠、混杂和类同,风格的个性辨识度不高。
据河南考古部门最新的不完全统计,目前鹤壁市境内已发现大小古窑址50余座,其中约7座为金代之前的窑址,其余绝大多数皆为元代。由于鹤壁集镇窑址最早被发现,故旧称也作鹤壁集窑。即便排除窑址考察和试掘的不完整以及或地层断代略存误差等因素,也基本可以定调该片窑场群落的成熟兴旺期主要是元代,在中原诸多大窑场中属于发育较晚的窑区,为后期新兴的大规模民窑生产基地的基本性质。
鹤壁窑场群落西临太行山,林木茂盛,富蕴煤炭、高岭土、粘土、长石、石英等矿产资源,在宋代起已形成规模较大的煤矿开采基地;尤其与安阳县善应接壤的宝山,盛产钙长石釉料,瓷土、釉药、燃料和水资源均异常丰厚。同时,汤河以其支流羑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这片区域汇入卫河,北部洹水环绕,自隋代起便是古代漕运、商运的重要航线,也为鹤壁窑场的产品输出提供了便利的贸易通道。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,为古代鹤壁地区形成庞大的瓷业基地奠定了先天优势。
 
鹤壁窑场地理分布及鹤壁集瓷窑遗址发掘位置图
鹤壁窑因地处冀豫交界部,既受邻近河北磁州窑、定窑等的影响,也沿袭河南本土传统制瓷风格,同时与山西介休、山东淄博等周边瓷业生产基地也遥相呼应,处于同一个中原制瓷工艺传播与辐射区域内的枢纽地位,产品结构的品类丰富,已发现约略多达三十余类。在其发展高峰的金元时期,尤以白地黑(褐)花和钧瓷、天目釉等产品最具代表性。它既是河北、河南两省瓷业扩散而形成的重要新基地,也是影响与衔接山西山东的瓷业及其工艺传播的重要一环。
鹤壁窑虽不类其他名窑以工艺精良和艺术水准而见诸于早期文献。但其自晚唐创烧至元末没落,持续延烧五百余年,特别是金元时期更以生产规模和民间用瓷产量巨大为著,对北方地区的社会生产、瓷业经济和民生影响深刻,是工艺生产史上意义重大的综合性大型民窑。诚如陈万里、冯先铭等人曾谓:“(鹤壁窑遗址规模)在河南修武当阳峪、禹县扒村窑及邻近的安阳观台窑之上,实为河南最重要的古代(自宋至元)窑场之一。”
一、历来考古调查和文献记述的概况
1952年陈万里先生发表《调查平原河北二省古瓷窑报告》首次提及鹤壁集镇发现古窑址遗迹,接着于1954年河南省文物普查时被正式确认。1955年,陈万里等人对窑址进行了调查。1963年,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了勘察,在汤、淇河的沿岸发现瓷窑遗址十余处,其中最大的窑址位于鹤壁集镇西临,总面积约84万平方米,规模之大在国内窑址考古中首屈一指;同年11月考古发掘,集中在窑址中部的600平方米范围内,依地层堆积划分为东、西两个区域,出土了大量的瓷片标本、窑具,在西区也发现生产遗迹,包括瓷窑、作坊等,初步判断了烧造年代为唐末-元代。
1978年,鹤壁市博物馆对窑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,发掘地点基本为第一次发掘的西区,面积250平方米,出土遗物七千余件以及瓷窑、灰坑等遗迹,大体确定了所采集标本的烧造时期为宋末-元代,金-元代中期为其制瓷高峰。
目前已知古文献中对鹤壁窑的记载,最早见于明嘉靖《彰德府志·卷一·地理志》载“瓷窑厂,在鹤壁社,取土作器,入冶成五色,不假丹青,古称日出万贯者,今废。”清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重修的《柏灵桥》碑记,也记载了该区域昔日制瓷业的盛况:“斯地……下有五色土焉,可以陶……夫器火助之,发晶莹色。后有巧匠,因而加厉利斯普焉。邑(指汤阴)西之人借以养生者不啻数万家。”
 
左图:1965年小山富士夫调查鹤壁窑
右图:鹤壁集柏灵桥石碑拓片
依历次窑址调查和发掘的材料,我们可以了解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瓷网.中国——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