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侯文大师口述史(五):我的“纸上谈兵”
2011/10/29 21:05:22

    龙泉瓷厂是国家振兴青瓷项目,于1959年成立的国营企业,有五六百人,主要生产青瓷日用瓷,1962年的《人民画报》第八期还刊载了龙泉青瓷恢复生产的消息,告之了全世界。龙泉青瓷产品通过广交会,由香港大华、庆华等公司试销国外,并通过广东省陶瓷进出口公司计划订单生产。但后来生产销售情况却不如意,当年出口印尼20—30万件的罗汉茶盅,因两国关系中断,合同中止,不得不转产内销普通白瓷和茶杯,产品单一,没有订单,形成不了批量。工厂因此长期亏损,累计达三十多万元,这在20世纪60年代可是天文数字的亏损,成了浙江丽水地区的亏损大户,县委工作组来了一茬又一茬,也没能扭亏为赢,结论是这个厂的工人不行,没救了。最后停产整顿,但整顿了一年多,生产依然没有明显起色。
1966年的一天,我与供销科长吴辉聊天,他说他坐火车听到列车长说火车餐厅里的餐具,因为行车途中咣当咣当地碰撞,很多是残缺的,一趟列车跑下来,餐具就要损失近三分之一……他与我探讨能否为铁路生产餐厅用瓷。因为龙泉青瓷的特点之一就是厚重釉肥,与其他瓷质的餐具相比,更能经得起火车的颠簸和碰撞,不易破损。我们把这个主意向厂领导汇报,立刻引起了高度重视,决定叫我主持并拿出设计方案与全套图纸。我向吴辉详尽了解了各铁路段对餐车用瓷的要求,做到心中有数,加班加点,设计好一件,就交付制作一件,历时两个多月,拿出了全套铁路用的青瓷餐具、茶具和花罐,一共17个品种。吴辉把生产出来的样品直送北京铁道部,受到铁道部领导和下属铁路局的好评与推广,全国各大铁路局纷纷前来订货、使用,国际列车也用上了我们的青瓷餐具,产品供不应求,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,工厂一举扭亏增赢,摘去了连年亏损的帽子。

 

铁路用瓷设计图纸

 

1965年设计制作的铁路水杯

 

1967年设计制作的青釉竹节茶杯

 

八头竹节文具,1967年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赴挪威参加国际博览会展品之一
   
    1967年,我设计了竹节茶杯。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具有文人气息的东西,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,是气节和人格的象征,龙泉上垟青山连绵,山上毛竹茂密,我外出写生了若干草稿,以上下两个节的一段竹节为杯身,装饰三片竹叶,把手和杯盖的摘手由细竹弯曲而成,釉色明澈温润,凸起的棱线有龙泉瓷“出筋”的艺术效果,打破了釉色的单调感,饱满圆润,因而美观、实用、经济,投产后深受全国人民、海外华人和香港同胞的欢迎,成为工厂的拳头产品。这个品种在龙泉瓷厂生产了三十多年,是看家品种,畅销不衰,为工厂创造了一笔可观的财富。至今还有六个厂生产,据不精确统计,产量五千余万件,遍布全国,外销日本、新加坡、北美,北欧等国家和地区,还成为出国展品。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·艾黎是最早到我们瓷厂的外国友人,他陆续得到竹节杯和后来投产的竹节笔筒,喜不自胜,在《瓷国游历记》一书中这样写道:
    夏侯文大师有两件最喜爱的青瓷,一件是竹节笔简,带有釉下雅致的雕刻竹子图案;另一件是气魄刚健、带盖的竹节茶杯。每当看到这个笔筒和用上这个茶杯喝茶时,就感到赏心悦目,十分可爱。
    1967年,中国准备在挪威举办“中国现代陶瓷展”,4月国家对文委和轻工部联合下达文件,向龙泉瓷厂征集展品,指定选送工艺品花瓶、文具、烟具、案具、罐类等五大类17件套,并有具体数量。其中,中花瓶弟窑300件、哥窑200件,小花瓶弟窑150件、哥窑100件,要求7月20日前将展品寄至北京,月底预展审查。
    瓷厂无现成产品,要全新设计制作,而此时正处“文革”期间,无政府主义盛行,国家有令不干不行,可干也很困难,人员组织不起来。没有权威的厂长、书记找我看文件

下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瓷网.中国——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
Powered by iwms